作为一份大多数时间都在比拼反应与细节操作的非传统职业,电子竞技选手的职业生涯大多都集中在 18~25 岁之间,而近两年军旅生涯,消耗的恰恰就是他们职业生涯中最为黄金的一段时间。
在军队里,选手一无法通过高强度的训练来保持竞技状态,二又与外界信息相对隔绝(无法及时适应版本,山中如一日世上已千年)。一旦选择入伍,基本就意味着向职业生涯巅峰的自己挥手告别。所以在大多数电竞爱好者眼中,军旅和电竞,往往是一种相对绝缘的存在。
——直到山姆大叔向游戏玩家们伸出了手中的橄榄枝。
近日据美国军方报纸《星条旗报》报道:美国陆军正在计划筹建一支电子游戏战队,选手招收范围包括陆军现役人员、预备役人员以及退伍军人。从文章所透露的内容来看,其项目涵盖了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主流电竞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堡垒之夜》、《使命召唤》《铁拳》《英雄联盟》《绝地求生》《守望先锋》等等。
而之所以会选择推行这一举措,文章中也对动机进行了大致说明:为了实现每年财政部下发的预算目标,他们打算在未来四年内将美国陆军兵力扩充至 100 万以上。
但是问题在于,理想挺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随着近十年来陆军在阿富汗以及伊拉克长时间的驻扎与作战,疲惫与厌战的情绪曾多次导致美国政府裁剪兵力。 2017 年,美国陆军现役军人的数量仅仅是这个数字的一半。而到了今年 9 月,这个宏伟的征兵计划几乎已经陷入僵局。
「这年头怎么把年轻人拽进部队里来?」短短一句话没多少字,却成为了美国陆军如今的终极难题。
山姆大叔思来想去之后得出一个结论:投其所好——年轻人喜欢玩什么?游戏;年轻群体中最火的概念是什么?电子竞技。于是一来二去,一份为美国陆军组建电竞战队的提案便由此诞生了。
据报道,陆军招募司令部发言人凯莉·布兰德在一封电子邮件中曾经提到,他们很快就会建立电竞项目相关的网页,提供相关团队和运营人员的招募细节,目前「一切都还在筹备当中」。
他们将帮助年轻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士兵这个职业,让他们了解人们在军队里可以发挥出不同的作用,并且帮助军队解决与社会脱节的问题。
布兰德还说,这个队伍里的成员将会成为陆军市场营销小组的成员,基地设立在肯塔基州诺克斯堡。他们会像金骑士降落伞队(一支美国军方的特技表演队)一样运作、参加活动。而陆军将为他们支付任何的认证、参赛、以及其他方面的费用。
从官方所透露的运作机制上来看,这种模式似乎非常靠近出现于国内各大传统体育联赛的「八一队」,比如俱乐部拥有军方背景,选手几乎全部从军队中进行选拔,服役期间享受军队职阶待遇等等。
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内体育明星,比如王治郅、林丹、刘国梁……也都是这一体制与传统体育赛事结合的成果。所以这方面,美国陆军的一整套动作并不像许多年轻玩家心中所想的那么新鲜。
我们之前推送过一篇文章《军队里的兵哥哥能玩到什么游戏?》,里面曾提到美国军队玩到的游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军方采购的传统家用主机游戏,如《光环》《吉他英雄》等。一种则是专门为军方定制的「军事训练游戏」。但这都属于军队的内部活动,并不承载对外宣传的作用。而最近这次美国军方的举措,则有着更多的对外意义,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征兵」的作用。
当然,如果你对世界各国军方与游戏的渊源足够了解,便会发现这不是他们第一次以「电子游戏/电竞」作为卖点来发掘年轻群体中潜在的「兵源」了。像是在玩家 群体中知名度最高的 E3 游戏展,就会有美国军方开的征兵「展台」,现场就能报名入伍。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案例,是 2014 年美国空军成为著名电竞俱乐部 C9 的赞助商,当时他们提出的口号便是:
网络空间作战的正在不断的进化,我们期待通过这次赞助,招募更多拥有「出色电竞才能」的年轻人加入到空军中。
2002 年,美国陆军曾开发过一款名为《America's Army》的免费 FPS 游戏,主要的功能就是作为一项战略沟通工具,用于配合支持新兵招募。为了宣传这款游戏,军方还专门携带了它的最初版本参加了当年的 E3 游戏展。这款游戏如今依然在 steam 平台保持开发更新,军方也会定期号召现役或者预备役军人参与该项目的电竞比赛。
当然除了美国以外,德国军方同样深谙此道。
每逢科隆游戏展,德国军方都会在场馆内专门设立展台,向观众提供 VR 游戏体验、小游戏竞赛等活动,并派遣讲解员现场为参展游客介绍德国国防军的工作与生活。
一名德国国防军少将表示:「我们希望向年轻人或年纪更小的小朋友展示国防军的风采,我们深知他们的喜好,电子游戏这种形式是让公众认识国防军的最佳途径之一。」
年轻人爱游戏,所以军方就搞搞游戏以增加亲和力——这听起来没毛病。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更简单:
游戏玩家,小伙子多啊!
有人看到「军方求玩家入伍」之类的消息,会条件反射地想到一些「玩飞行模拟游戏很好结果去军队当了飞行员」的幻想故事,毕竟这些年中外都有一些类似的小说。但军队之所以看上了游戏玩家,并不是「游戏玩家技巧高」或是「游戏玩家善战」。与其说这个,倒不如说,几乎所有机构和品牌,在试图寻找密集的「年轻男性」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游戏。
就我们对外接触中,一些公司试图做「面向年轻男性」的推广时,也会找到我们来合作。因为很多人的印象中,「抓住了游戏用户,就抓住了年轻男性用户」,游戏(特别是核心游戏)玩家代表着大量的年轻男性——这几乎就是该群体的画像。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再次说明游戏在现实生活中的权重越来越大,能起到一定的人群筛选作用。当玩游戏的群体足够大,整个群体的游戏时长足够长时,你玩的游戏,迟早也会代表你的个人行为,会成为大数据的一部分,届时游戏玩家的用户画像会更加清晰。
这就好比,10 年前人们还普遍认为「网上是网上,现实是现实」,但现在人们已经不会分得这么清,因为网络无处不在,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大家之所以还认为「游戏是游戏,生活是生活」,只是因为游戏占据全人类的时间还没那么多而已。
但随着游戏变得更加多元,更加丰富,变得无处不在,唾手可得,未来的游戏很可能也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届时除了军方,我们迟早也会看到其他机构开始动用游戏这一媒介,去寻找他们需要的人。
2022-02-25
2022-02-25
2022-03-13
2020-11-12
2020-12-10
2020-12-10
2021-09-26
2021-05-07
2021-02-05
2020-11-13
2020-07-17
2020-11-04
2020-04-25
2020-12-10
2019-09-11
2020-04-25
2020-04-23
2020-06-19
2024-12-12
2019-11-06
回复
吃多了吗?还电子游戏战队,假文章
回复
我叫你玩了吗!该玩的时候玩!不该玩的时候不要玩!立正!坐下!玩游戏! (你以为是玩游戏,其实是戒网瘾😏)
回复
玩游戏服役领工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