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游戏这种东西,其实往往越是胆小的人越爱玩,越想玩,越到处搜罗新鲜猎奇的去玩。
比如……像我这种玩《逃生》能吓哭出来的人,最近又接触了一款新的恐怖游戏:《鬼妇:印尼民间恐怖传说》(Pamali:Indonesian Folklore Horror)。
正如其名,这部游戏取材自印尼民间的各类恐怖传说和奇人奇谭,并且用分章节的形式来讲述与不同鬼怪相关的故事。
为了保证游戏内容可以原汁原味地呈现民间传说里的情境,这个由六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组成的小团队甚至专门有一个「文化内容指导」的位置。
虽然游戏本身要等到 12 月份才会正式上市,但开发组目前在 Steam 上已经放出了一个 Demo。我们目前可以体验到第一章「白衣鬼妇」的部分内容:扮演一位普通的男青年,重回自家老宅,解开家族的秘密。
第一眼看上去,《鬼妇》很像是一款近年常见的步行模拟器类恐怖游戏,玩家要做的就只是在房子内走来走去,并且和各种东西互动而已。但开发者们其实在游戏的设计上添加了属于他们的独特想法:这并不是个「一条道走到黑」的游戏,玩家也不一定非得被鬼追杀(或者一路追杀鬼),而是根据玩家行动的不同选择来左右游戏的进程。
这样说可能有些不好理解,我们找个 Demo 里的例子来看看吧。
在 Demo 临近结尾的部分,你将会进入主角「妹妹」的房间,并且找到属于她的洋娃娃。与其他恐怖游戏不同的是,《鬼妇》并不只是单纯的让玩家选择物品的调查或拿走,而是多出了一个「嘲笑」的选项来让玩家与游戏进行互动。在之前的流程中,各种线索已经暗示「妹妹」其实已经去世,而「母亲」却迟迟不能接受这件事,以至于有些疯疯癫癫,所以主角讽刺一下似乎也无可厚非……
当然,如果真这样做,你就摊上事儿了。
这样的设计意图,按照开发组的话来说,其实反映了印尼文化对于「恐怖」的看法。
在他们眼中,「恐怖」并不是惨烈的战争和杀戮,也不是面目可憎的恶魔或是鬼怪,反倒更接近于我们所常说的「禁忌」——实际上,如果我们在游戏中表现得足够「尊重」,不打破恐怖传说中的禁忌,就可以在这个阴风阵阵的恐怖游戏中捡回一条命来。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妈妈有这种玩偶,那还是快跑吧!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与中国的观念有些类似。我们所知的不少迷信要素,也都来自于各种各样的「禁忌」,比如「用手指月亮会掉耳朵」之类的。
而游戏里所体现的细节,也显示出了开发组为了让禁忌显得「真实」而付出的努力。而 Demo 里出现的这个「白衣鬼妇」,就与民间故事几乎有着细致到略显鸡毛蒜皮的符合。
也正因如此,当我查过资料再去玩的时候,对游戏中的要素就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比如「主角的拖鞋出现在屋外」这样的细节,在初见时看似没有意义,但实际上是因为白衣鬼妇就是根据人们衣物的气味追踪猎物而设置的。所以印尼人一般不会让衣服在外面一直晾晒到晚上。
再比如游戏中会有很多地方出现散落的钉子,对此主角和玩家也都会感到疑惑,而这其实是降服白衣鬼妇的方式之一「将钉子钉入它的后颈」。可惜的是,Demo 里好像还没有这个玩法。
拿开发团队的话来说,他们不希望去当一个故事的「创造者」,而是想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尽可能还原民间传说中的要素,让人们可以通过游戏这种媒介来了解印尼的独特文化。
单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他们对细节的考究确实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这些雕琢过的细节该怎么合理地呈现在玩家的面前。虽然从 Demo 来看游戏的完成度已经不错,但怎么让它在「有料」的同时又「好玩」,可能就需要这个学生团队动动脑筋了。
回复
玩逃生2不仅没哭反而笑了因为拿镰刀的女人在有一关抓我时那场景太像以前来自班主任的死亡凝视了当时差点笑喷了
回复
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