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乐呵呵的卡比,为什么到了美国就怒气冲冲了?

一向乐呵呵的卡比,为什么到了美国就怒气冲冲了?

全文约 4100 字,阅读只需要 7 分钟。

「生气卡比」可以说是最能代表日本和美国审美差异的现象之一了。在老家日本,卡比是个乐呵呵、圆滚滚的小家伙,脸上总是挂着热情的微笑。然而在美国,情况就不太一样了:卡比这个棉花糖一样的粉胖墩、「卡哇伊」一词的代言人,到了美国之后,居然散发出了一股危险、凶狠的气息。

图源:电子游戏历史基金会(VGHF)
图源:电子游戏历史基金会(VGHF)

这件事始于 1994 年一则著名的平面广告,在广告中,卡比摆出了拍入监照的姿势,脸上带着淤青,眼神怒不可遏,脸颊上还有一堆胡子茬。

在整个 90 年代里,《卡比》系列的美版包装封面一直和日版不一样,但封面上的卡比依然满面春风。

然而,进入新的千年之后,美版的封面图也有了一股叛逆的气息。从 2002 年的《星之卡比 梦之泉豪华版》开始,美版封面上的卡比皱起了眉毛,摆出了严肃的表情,而日版的卡比依然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粉丝们渐渐把美版封面造型称为「生气卡比」(Angry Kirby)。

《星之卡比 梦之泉豪华版》(2002)
《星之卡比 梦之泉豪华版》(2002)

在 2006 年的《星之卡比 怪盗洛切团》之后,美版封面的风格不再统一,有时候用生气卡比,有时候直接用日版封面 —— 甚至有些日版封面也开始用「生气」造型了。

从 2012 年开始,日版和海外版开始采用统一的封面,无论是 2016 年《星之卡比:机械星球》满脸笑容开着机甲横冲直撞的卡比,2019 年《毛线卡比 Plus》欢快的刺绣卡比,还是 2022 年《星之卡比 探索发现》中惊奇地望着远方的卡比,各个版本都用了同一张图。在 2023 年的《星之卡比 Wii 豪华版》(《星之卡比 Wii》的复刻移植版)中,卡比也一改 2011 年的严肃表情,欢快地挥起了小手。

那么,是什么变了?是什么夺走了他的笑容,又是什么让他重新笑逐颜开?

《卡比飞天赛车》(2003)
《卡比飞天赛车》(2003)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 Leslie Swan 这个名字,但如果你玩过英文版的任天堂游戏,那么你很可能听到过她的声音,甚至玩过她负责本地化的游戏。她在 2000 年到 2015 年期间一直担任北美任天堂的本地化总监,任天堂树屋团队在她的领导下完成了《星之卡比 64》《毛线卡比》《星之卡比 三重豪华》等作品的英文本地化工作,此外,她也是《超级马力欧 64》和《马力欧赛车 64》中碧姬公主的配音者。

在接受 Polygon 采访时,Swan 表示,卡比在 2000 年代初的造型并不是在生气,而是要表现他的决心,而之所这么改,是为了加强卡比对青少年男性的吸引力,毕竟当时绝大多数玩家都是男生。就像《星之卡比 三重豪华》总监熊崎信也 2014 年接受 GameSpot 采访时说的那样:可爱的卡比在日本很受欢迎,但在西方遇冷。


Swan 说:「在日本,可爱、甜美的角色在各个年龄段都能受到喜爱。而在美国,男生更喜欢比较强悍、硬派的角色。

「我们都认为卡比的游戏机制十分有趣,我们希望尽可能扩大卡比的受众面。在任天堂,我们很喜欢『凭借玩家的操作,小家伙战胜了庞大强敌』这种概念。比如说林克和盖侬就是这样。卡比在游戏中有很多很酷的变身,而且也可以变得很强悍。所以我们觉得应该把他描绘成一个勇猛、顽强的小粉球。那些封面是要表现百折不挠的决心,我们从来没有觉得他是在生气。」

《星之卡比》(1992)
《星之卡比》(1992)

起初,卡比并没有遇到「男生不感兴趣」这个障碍。初代《星之卡比》在 1992 年登陆 GB,当时 Swan 还在《Nintendo Power》杂志担任高级编辑。GB 的黑白屏使得任天堂可以避开「粉红色」的问题。美版《星之卡比》的封面上画了一个开心的、幽灵般的白色卡比,而非棉花糖一般的粉色 —— 一直到 NES 游戏《星之卡比 梦之泉物语》上市之后,很多玩家才第一次看到他真正的颜色。

Swan 解释说:「在早年,玩电子游戏的女孩不多。而男孩子喜欢帅气的东西,让他们玩一个圆滚滚的粉色角色很难行得通,肯定无法达到大家期望中的销量 …… 在我们刚推出这个系列的时候,游戏是在 GB 上面,画面是黑白的,对吧?所以我们没有考虑颜色的问题。结果到了新游戏的时候,游戏里面是一个圆嘟嘟的粉色角色。那么这个角色要怎么定位才能更有吸引力呢?」

《星之卡比 怪盗洛切团》
《星之卡比 怪盗洛切团》

在为《卡比》系列进行本地化时,任天堂用谨慎的态度翻译了对话。帝帝帝大王、魅塔骑士、瓦豆鲁迪等角色的台词都带有幽默感,但 Swan 的团队努力避免过于可爱的台词,尽量模仿美国儿童动画的基调。

Swan 表示,卡比有很强的可塑性 —— 他可以变成任何东西、做任何事情,还能吞食一切 —— 而且卡比在噗噗噗之国的大冒险有一种多姿多彩的、卡通般的超现实感,这为本地化团队提供了很多发挥的空间。随着卡比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能力和创新玩法(比如《滚滚卡比》中的运动传感器,或者《触摸!卡比》中的触控玩法),该系列的人气也不断上涨。

不过与《火焰纹章》那样有着复杂设定和深厚文化背景的系列相比,《卡比》系列的本地化还是要轻松不少。


尽管为了吸引男生而修改了封面,但 Swan 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系列对所有性别、所有年龄段的吸引力都在增加。

「随着本地化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游戏的故事变得更加丰富,因此游戏本身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Swan 说,「《卡比》系列就很符合这一点,一开始卡比只是一个飞来飞去的圆球,但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这个系列加入了很多非常有吸引力的角色。」

Krysta Yang 曾于 2007 年至 2022 年期间在北美任天堂从事宣发工作,现在她和同为前任天堂员工的 Kit Ellis 共同经营营销公司 Never A Minute 和播客节目「The Kit & Krysta Podcast」。她表示,在她刚加入任天堂时,任天堂有意摆脱「过于子供向」的形象。

《星之卡比 超究极豪华版》(2008)广告截图
《星之卡比 超究极豪华版》(2008)广告截图

Yang 介绍说:「有一段时间里,任天堂,乃至整个游戏行业,都在追求一种更成熟/更酷的形象。如果一款游戏被贴上了『子供向』的标签,那可就惨了。任天堂依然重视儿童,但也努力让角色吸引更广泛的受众。例子之一就是 NDS 游戏《星之卡比 超究极豪华版》:宣发的重点是让卡比成为一个更加有吸引力的角色,尤其是针对男生,因此选了『超硬派粉球』(Super Tuff Pink Puff)这样的宣传语。

「市场部有意将卡比描绘成一个更加硬派的角色,并把战斗元素当成了宣发的重点,努力让卡比不再被视为『只适合小孩子』的角色。这确实与那个快乐、可爱、喜欢微笑的卡比不太一样,但也不算毁人设,因为《卡比》游戏本来就很注重动作玩法!」

《星之卡比 探索发现》(2022)
《星之卡比 探索发现》(2022)

Yang 补充说,近年来,任天堂的宣发不再把卡比的性格当成重点,例如 2022 年的《星之卡比 探索发现》主要是宣传游戏玩法和卡比能够使用的各种能力。「任天堂一直努力将卡比塑造成一个更全面的角色,但是大多数人依然把他当成可爱系角色,而非一个硬派角色,」她说道。

Yang 和 Swan 都表示,近年来任天堂采用了更加全球化的策略。她们介绍说,北美任天堂的营销团队和本地化团队与日本总部及开发人员之间的联系比过去更加紧密,而地区性的封面或者「囚犯卡比」那样的地区性广告已经不复存在。

《星之卡比 镜之大迷宫》(2004)
《星之卡比 镜之大迷宫》(2004)

「受众其实没有变,」Yang 说道,「这是为了进行全球化推广而作出的策略调整。这有利有弊。全球化意味着品牌在各个地区更加有一致性,但有时候也会忽视地区差异,在我看来,这可能会导致任天堂一些产品的营销方式变得更追求稳妥、更平淡无奇。」

位于涩谷的本地化工作室「8-4」与日本开发商合作了将近 20 年,帮助任天堂等多家公司将游戏带进了西方市场。在接受 Polygon 采访时,「8-4」联合创始人 John Ricciardi 表示,他认为「生气卡比」是一着妙棋,确实能吸引到美国的男生,比如当年的他自己。他认为,「生气卡比」这种区域性的包装封面之所以变少了,主要有两个原因。

美版《洛克人 1》《洛克人 2》包装封面
美版《洛克人 1》《洛克人 2》包装封面

首先是,游戏行业现在已经有了经验,不再像早年那么稚嫩 —— 在以前,任天堂北美分部曾经因为《终极战区》和《导弹指挥官》等军事游戏在 80 年代的街机厅盛行一时,而忽视了《咚奇刚》的卡通风格在国际市场的潜力。这种想当然的做法现在已经很少了。

Ricciardi 说:「在当年,各行各业的营销人员涌入了游戏业,他们试图把原本行业中有限的经验套在游戏上,并尝试了各种做法,有些尝试奏效了,但很多都失败了。」在提到美版《洛克人》那张很像《星河战队》的封面时,他不由皱起了眉头。


在 Ricciardi 看来,第二个原因是:玩家也成长了。距离《吃豆人》和《咚奇刚》首次进入美国街机市场已经过去了 40 多年,现在的玩家们从小就接触了很多日本流行文化,很多人都渴望体验来自全球各地不同文化的游戏、电影、漫画和动画。

「在以前,很多游戏因为发行商担心无法收回本地化成本而被放弃,比如会担心没人买视觉小说,」Ricciardi 说,「而现在,很多视觉小说都会被本地化。」

本地化专家马修·阿尔特在《日本原创力》一书中指出,日本文化出口的成功并不是源于外国消费者对日本产品的需求有所增长,而是因为全球化和互联网使得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产品,这促使外国人的品味开始向日式审美靠拢,现在,外国人对于「酷」「宅」「可爱」的定义已经有了新的理解。


对任天堂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开心的巧合,不过在经历过 90 年代和 00 年代为了迎合美国讥讽、叛逆的青年文化而让卡比皱起眉头之后,现在终于能够以更加真诚的方式来呈现卡比,这也很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

地区性的封面差异依然存在,但已经变得很少见,而且基本不会出现《洛克人》或者《卡比》那种大改人设的做法。到了 2020 年,《如龙 7》的欧美封面反而比日版封面更加欢乐 —— 在日版封面上,你几乎看不出主人公春日一番的乐观精神,而在国际版的封面上,他露出了像卡比一样温暖的笑容。

人们的审美变了。现在快乐是酷的,微笑是酷的,卡哇伊是酷的。卡比也是酷的,我们现在终于明白了这一点。难怪粉胖墩的笑容又回来了。

原作者:Francisco Dominguez,编译:Tony

全部评论 1条

您还未 登录,不能参与发言哦~

nexusdyna
01-30 上海
0

回复

👀

热门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