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 Over 中的艺术:游戏制作者如何处理「死亡」?

Game Over 中的艺术:游戏制作者如何处理「死亡」?

全文约 4398 字,阅读只需要 8 分钟。

人这辈子一共会死 3 次。第一次是你的心脏停止跳动,那么从生物的角度来说,你死了;第二次是在葬礼上,认识你的人都来祭奠,那么你在社会上的地位就死了;第三次是在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后,那你就真的死了。

自古以来,「死亡」总是困扰哲学家和艺术家们的一道大命题,在游戏这个「第九艺术」当中,死亡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在那些经典的游戏剧情中,勇者总是手持宝剑,历经磨难来到恶龙的面前,在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后,勇者杀死恶龙,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但谁又会知道,这场华丽的英雄史诗背后,是玩家在屏幕前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勇者会再次复活,宝剑再次被举起,公主也迟早会被拯救,但握着手柄的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另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

「死亡」这个机制一度被视为游戏中对于玩家失败的惩罚,随着装备和进度的丢失,我们会感到懊恼、愤怒,甚至会有「分分钟怒删游戏」的冲动。可生气归生气,当我们重新拿起手柄,总能从上一次的死亡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在最后打败魔王的那一刻,我们才会有和游戏主角一起成长的喜悦。

早期的许多游戏被认为「不人性化」,一大原因是对死亡的惩戒太高,图为《无尽的任务》

游戏在这里展现了两面性,一方面它是为了给玩家们带来乐趣,一方面它又必然设置千难万险 —— 当游戏中不存在任何惩罚机制时,胜利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如何处理「死亡」这个可能带来负面情绪但又至关重要的元素,成了游戏制作者们必须面对的难题。

早期设定

在早期游戏中,受限于机能和卡带的储存容量,对于角色背景和剧情的刻画往往相对薄弱,他们多是从天而降,如英雄般扛起拯救世界的大旗,身份代入的过程几乎没有。就像《魂斗罗》里的小红人和小蓝人,鲜有人知道他们还有名字 —— 比尔·雷泽(Bill Rizer)和兰斯·比恩(Lance Bean)。尽管我们控制着角色,但代入感并不强烈,还没有产生「这是玩家在游戏中的化身」这个概念。因而,游戏角色的死亡给玩家带来的感受仅停留在「无法通关」的懊恼与失望情绪上。

在那个时候,游戏也没有对角色不断死而复生做出合理的解释,一旦游戏中的角色死亡,总会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家伙从屏幕左边跳出来,继续未完成的冒险。似乎死亡并没有对这个世界造成任何影响,这个新来的勇士,是之前死去的那一个吗?他知道自己死过吗?我们不得而知。

包括《魂斗罗》在内,早期 FC 游戏都遵循这样的设定

后来,许多公司除了出品游戏,为了给游戏发展周边,便开始为游戏中的人物添加故事和彩蛋,渐渐地,「使用剧情来解释角色的死而复生」成了一种常用的手法。

比如在早期的FC游戏《冒险岛》前 3 代中,主角一旦死亡,整个游戏关卡便会重新启动,也就是说,角色的死亡是不在游戏剧情以内的。这个世界默认游戏主人公没有死亡过,他一条命撑到关底,打败 Boss 拯救了世界。但到了《冒险岛》的最后一部,HUDSON 公司别出心裁地在主角生命值耗尽后,加入了一段被女主角救回的剧情,就这样用一种简单的方式解释了角色不会死亡的问题。

《冒险岛 3》的故事本来是说,男主的女友被外星人绑架了

一旦体力耗尽,主角就会被从家中唤醒

把「死亡」融入故事和设定

将因玩家失误导致的死亡合理地整合到游戏的剧情叙述中,是一个处理死亡的常见手法,也在之后被许多游戏采用。

「潜龙谍影」中虽然没有死亡画面,但耳机里对 Snake 的呼叫也令人印象深刻

在《生化奇兵:无限》这种基于多个平行宇宙的背景中,主角布克在受创死亡之后,会看到被小萝莉伊丽莎白拖拽身体、打针抢救的动画,之后主角便又能生龙活虎地战斗。当然,偶尔也会有来不及救的情况,这时画面便回到了故事开始时的事务所里,有趣的是,这次主角是真的死了,而复活的是另一个平行宇宙里的自己。

伊丽莎白真正的身份、主角复活的原因,在游戏前期并没有详细的解释,但随着一次次的死亡和复活,我们总会产生一种探究真相的好奇心。可以看到,死亡不仅可以作为惩罚机制,还能作为剧情叙述的重要环节。

《海葬》DLC中,昏暗的事务所成了主角不断重启人生的「读档点」

同样是结合剧情,另一款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死亡处理要属《刺客信条》中经典的「同步失败」了,在育碧著名的「刺客信条」系列中,玩家扮演著名刺客的后裔,就需要通过特殊的仪器回到古代,操纵自己的祖先。这种「在游戏中玩游戏」的设定自然能将玩家的死亡做合理化的解释,于是游戏的死亡画面从常见的「Game Over」变成了「同步失败」,一旦游戏角色死亡,就会重新启动回溯器进行新一轮的同步。

与此同时,「同步失败」还是限制玩家各种「出格」举动的最后防线。传统的游戏为了剧情能够顺利进行,往往 NPC 是不可攻击的,面积有限的地图往往也需要使用「空气墙」进行边界的划分。在「刺客信条」系列中,一旦玩家在游戏中连续击杀平民和相关 NPC,或者越出了地图的边界,系统都会以「超出祖先的行动范围」为由宣布「同步失败」,这样做既限制了玩家行为,又不是用冷冰冰的提示语告知玩家「你不可以这样做」。

和祖先同步

对于那些主角是机器人或仿生人的游戏,死后复活的解释就更加容易了。在《尼尔: 自动人形》中,泛用性战斗机器人尤尔哈 2B 所有的意识都是由数据构成的,只要备份到相应的数据库(即游戏中的存档),在死后将意识移植到新的机体里,就能实现复活。不过,尽管它的意识能够恢复,各种物理芯片(相当于装备)则需要玩家重新回到死亡地点找回。这还是老一套的死亡惩罚机制,但套用了一个背景之后感觉就不一样了。

此外,在《尼尔》中,死亡又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升华。在正式结局里,2B 小姐姐的死无法避免,死亡成了游戏的一部分。在许多动作游戏和恐怖游戏中,也有不少主角在最后死去的情节。诸如《生化危机 6》中的皮尔斯,为了救克里斯给自己注射了病毒,深埋于海底,他的死亡能更好地体现他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让整个游戏变得不那么圆满。

在《尼尔》中,游戏制作者给死亡下了最严苛的定义 —— 删除游戏存档,最为彻底的消失。在《尼尔》的最终结局里,玩家可以选择贡献出自己的存档来帮助其他玩家渡过难关,而代价便是彻底删除自己的存档,就像从没玩过这款游戏一样。

尽管玩家在游戏世界中留下的痕迹都被清除,但他的成果在另一个玩家的世界中发挥了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属于「牺牲」,但又和传统的牺牲不大一样。通过「牺牲」掉自己存档,来帮助别的玩家打通游戏。最后,尽管玩家与这个世界的联系还在,但它已经回到了之前的状态,它更像是一种大型的重置,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死亡」。

《尼尔》中的生死与背景深深交织在了一起

与玩法相结合的死亡处理

将角色的死亡融入到故事中,给玩家的死亡和复活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这已经是不错的艺术手法了,但还有一些更有创意的公司,将死亡融入到了游戏的玩法机制中,让整个游戏的流畅性和代入感又上了一个台阶。

在育碧的《刺客信条》还未推出之前,飞檐走壁的代表人物当属《波斯王子》系列中的王子,他不仅身手矫健,还能通过重要道具「时之刃」让时间倒流,进而欺骗死神。在游戏中一旦不慎死亡,就能启动时之刃令时间回溯到几秒之前,而不需要读取存档,从而使整个游戏的流畅性有了显著提高。

不过,与《生化奇兵》不同,《波斯王子》的世界观里只有一条时间线,只不过有一个能够使时光倒流的家伙,为了让自己不死,拖着全世界一起「读档」。

小心回溯点不对,变成死循环

这样的能力在文字剧情类游戏《奇异人生》中也有体现,一旦主角 Max 因为操作失误,遇到了无可挽回的局面(相当于 Game Over)时,游戏就会强制玩家使用「时间回溯」的能力回到几分钟前重新操作。

游戏中,Max 利用时间回溯能力挽救了挚友 Chloe

在 PSP 独占的解谜游戏《时限回廊》中,不仅能回溯时间,还可以利用在不同时间线上的自己完成解谜。在这款游戏中,死亡的人物会在原地留下一个回声(Echo),继续生前的动作,玩家必须和多条时间线的自己合作。所以,死亡不再是没有意义的惩罚,而成了游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彻底取消死亡带来的惩罚,将玩家的失败融入整体的游戏解谜中,进而将玩家的挫败降低到最小,这是《时限回廊》的高明之处

由死亡带来的衍生文化

尽管有的时候,「死亡惩罚」带给玩家更多的负面情感,但诸如「跑尸」这样的设定反而成了一个游戏特色。比如《魔兽世界》中,玩家受到致命攻击后灵魂会脱离肉身,玩家需要操纵灵魂找到自己的尸体才能复活。

除了暴雪的游戏,现在我们熟知的需要特别跑尸的还有大名鼎鼎的「黑暗之魂」系列,只不过玩家需要找回的不是尸体,而是一个个游戏中的货币「魂」。一旦在跑尸过程中再次死亡,你辛苦攒下的魂便会彻底消失,这样的模式让不少玩家在跑尸过程中都提心吊胆,也算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在「黑暗之魂」的官方设定中,玩家操纵的角色是背负不死诅咒的「不死人」,死亡后一次次的复活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但既然是以受苦为核心的「黑暗之魂」,当然也会有相应的死亡惩罚:每次死亡,不死人的特定数值 —— 人性,都会流逝,当你的人性流逝殆尽时,你就会变成「活尸」,一个没有思想、没有理智,只会受到被周边灵魂吸引的东西,这时候就只能找到特定的道具或 NPC 才能复原。

在另一款高难度硬核游戏《仁王》中,玩家死后不仅需要跑尸,死亡时还会在原地留下一个可供其他玩家调查和挑战的「血刀冢」,通过击败墓碑中的灵魂,还能获得相应的装备和物品。

于是在游戏中,常常会出现一个看似安全的地方却遍布大量墓碑的场景,这就是堆砌了无数玩家血与泪的警示牌,向你讲述着素未谋面的冒险者所经历的故事。尽管每个墓碑都只是一个小小的失败,但当所有的死亡汇聚在一起,便能让你身处的这个游戏世界变得更加丰满和真实。

《仁王》中其他玩家的墓碑

结语

如果扩展一下「跑尸」的视野,就会发现早期游戏中对死亡的惩罚都是很严格的。MUD 游戏里已经有了跑尸的设定,死亡后掉落身上的所有物品,还要扣除经验值,多死几次这角色也就没必要再练下去。后来,《无尽的任务》等网络游戏的「跑尸」设定也如出一辙:玩家死了以后是赤身裸体的,必须跑到尸体面前才能捡回自己的武器装备,还会损失经验值甚至降级。《无尽的任务》的世界极为危险,玩家单独行动经常会被怪物杀死,因而「跑尸」的过程非常痛苦,经常会一死再死,如果死在一些特殊地点,也只能「抛尸荒野」—— 那些在《魔兽世界》跑过尸体的朋友,可能无法想象这是怎样的景象。

了解了这些历史,再看如今游戏中的死亡设计,就会发现游戏文化在数十年间的巨大变迁。数十年过去了,游戏厂商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好地改善玩家的游戏体验。至于玩家们,不管游戏是怎么设计的,他们依旧相信「人可以被摧毁,但无法被打败」,尽管英雄会暂时倒下,但公主还等着我们去拯救,魔王还没有被封印,每一位玩家都会经历无数次的死亡,但只要我们不删游戏,不摔手柄,那么我们总能迎来胜利的那一天。

敬我们自己!

全部评论 74条

您还未 登录,不能参与发言哦~

Princes丶
2018-09-26
0

回复

签到

几欢
2018-09-26
0

回复

郭还会不会

Dearゝ咱卟弃つ
2018-09-26
0

回复

辛苦咯哦哦空间有优惠

篝火玩家2016219800
2018-09-26
0

回复

看起来还不错

落雨V凡心
2018-09-25
0

回复

只知道复活之后接着玩

春暖花开
2018-09-25
0

回复

3999999

篝火玩家2017704945
2018-09-25
0

回复

emmm……能够沉浸式进去游戏世界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

2018-09-25
0

回复

看起来还不错

甚是可怕
2018-09-25
0

回复

POS你now99人温柔那是因为

莫名
2018-09-25
0

回复

我觉得写的挺好

更多评论(64)

热门游戏

相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