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蛙》篝火评测

《战斗蛙》篝火评测

全文约 1700 字,阅读只需要 4 分钟。

《战斗蛙》这个系列对某一部分玩家而言可能是不堪回首的记忆,甚至不夸张地说,把这个游戏称为是「FC 上最难的游戏之一」也不为过。我至今记得我的那位高中同学,他父亲的某位友人从海外给他带了一台超级任天堂和一张卡带,要知道那个年代一张正版卡带基本不是国内普通工薪阶层家庭能接受的,所以他的这台 SFC 一直以来就只能玩这一张卡带,而这张卡带正是 SFC 版的《战斗蛙》……这些年发生了什么我不太清楚,反正他从来没有通关过这款游戏。

但当 Rare 决定重启这个系列时,像我一样的老玩家们还是觉得有些感慨,毕竟横版卷轴动作过关游戏已经是化石级的游戏类型了,游戏大厂已经不屑于制作这个类型的游戏,可能只有独立游戏开发者还对这个类型情有独钟。但重启一个名作系列总是有风险的,毕竟上一个试图重现昨日辉煌的《双截龙 4》已经栽了跟头。对,我其实是故意想让你知道这两个系列还曾有过交集,1993 年发售的《战斗蛙与双截龙》也曾是一代名作。


负责开发本作的 Dlala Studio 算不上有什么大名声,但这家位于英国的工作室也参与过《盗贼之海》和《逃脱者》的开发工作。游戏画面完美还原了系列的美式漫画风格,游戏中充满了夸张而幽默的动作动画,无论是过场中的演绎,还是打斗中的喧哗,甚至当你操作的角色在游戏中不小心挂掉而退场时,都设计了各种极尽所能的搞笑场面。

游戏中的台词也同样配合着画面的出格表演,三只嘴贱到极致的青蛙不仅对敌人大开嘲讽,相互之间也损来损去,就算自言自语也还时不时要来段冷笑话来调节一下场面气氛。不要担心你的英语听力不及格,游戏准备好了本地化的翻译字幕,就连「祖安」这样的词汇都能翻译出来。虽然我个人不太喜欢过度翻译的本地化词汇,但对于外语吃力的玩家来说也的确方便了不少,也能快速领会到台词里的幽默感。


三只回归的经典青蛙主角仅从外形上就能轻易分辨出各自的属性:Pimple 膀大腰圆属于力量型角色,Zitz 细胳膊细腿儿属于速度型角色,而 Rash 这个看起来像就是一个在速度和力量之间有着完美平衡的主角了。各自在战斗风格上也有所区别,不过总体而言,这种区别只是停留在观感和手感上,并不是各自针对性的战斗技能上,比如某种小怪只能用力量型选手来打败,这种设定并没有出现在游戏里,所以战斗风格的区分基本就是停留在表面而没有给游戏带来更多深度的玩法。


游戏共有四个大章节,每个章节又分为若干个小关卡,小关卡的呈现方式也有多种风格,整体每个关卡的游戏节奏基本是「走一段 — 打一段 — 遇到小 Boss — 再走一段 — 再打一段 — 打个关底 Boss(或群战)」这样的,中间有时候会穿插一些解谜的内容,但都不太费脑子。游戏也很体贴地提供了多种难度给玩家选择,动作苦手的玩家也可以很放松地进行游戏,不过想一个人一口气打完可能还是有点战斗疲劳的,但如果是两三个好友一起来通关就会热闹许多了(游戏最多支持三人同屏游戏)。

几乎每个关卡都有若干个特殊的收集品,这些收集品有些是隐藏在特殊的位置,有些要满足限定的条件(比如每场战斗都获得 A 以上的评价),要想一次拿完还真要费些功夫。每个关卡也有最高分和最速通关时间的挑战,不过目前没有看到排行榜之类的设定,玩家们也只能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了。很多关卡的设计和玩法都能看到以前系列那些经典关卡的影子,用全新的画面重新演绎出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总体而言,《战斗蛙》作为一个小品级的游戏,提供给了足够量的游戏时长,足够欢乐的游戏过程,还有足够复古的游戏玩法。虽然传统意义上的街机厅在我们周围已经几乎消失殆尽,但像《战斗蛙》这样的诞生于街机厅的游戏类型还依然有它的立足之地,怀旧的意义不仅是让老玩家感受到情怀的感动,也让新一代玩家有机会能品味这些经典的玩法。


全部评论 1条

您还未 登录,不能参与发言哦~

言熹
2020-08-20
1

回复

画风挺复古的

热门游戏

相关游戏

战斗蛙

平台: PC XboxOne
类型: 挑战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