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过程就不提了,总之跑步 2 年,一年 1000 公里,8 月结束前刚好 2000 公里,但依然是个不折不扣的跑渣。
我关注的某个月均跑量 300 公里以上的跑步 UP 主说过一句话我很认同,他说跑步其实是一种修行,尽管有什么多巴胺分泌啊、自由畅快的体验之类的生理、心理催眠效果,但总的来讲跑动的过程本身并不能让人感到快乐,反而是一种痛苦的体验,跑得多的人,只不过是习惯了这种痛苦而已。(PS:然后他就买了一辆好几万的公路自行车,不仅跑步还骑车,美其名曰劳逸结合。)
既然是修行,那么过程的痛苦就是理所当然的。苦修的武者在瀑布下打坐入定,肉体被猛烈的水流冲击时肯定是痛苦的,只有战胜这种痛苦,用意志催动体力向上挥拳无数次,最终才可能打出庐山升龙霸(不是)。
跑步也是一样,只有依靠坚定的意志和科学的方法日复一日地坚持训练,才可能在尽量避免伤病的前提下稳步提升跑步的能力,速度快慢当然因人而异,但大原则肯定是不会错的。
而这两个东西我一样都没有,所以把能踩的坑基本都踩了一遍。
在跑步的初期,正常来讲需要花长达好几年的时间用低速慢跑打好有氧耐力基础,而不是一上来就追求配速和持续时间,这对于身体条件差一点的跑者极有可能造成伤病。但平心而论,就算知道这个信息,大多数业余爱好者也没那个耐心以及资源花这么长时间专门针对有氧基础进行训练,更多的还是凭感觉随便跑跑。
我一开始也一样,对跑步的相关知识一窍不通,随便买了双运动鞋,穿着休闲短裤和棉质T恤,戴着小米手环就在一个大夏天的夜晚出门了。什么心率、步频、步幅、跑姿、配速全都顾不上,第一天三公里,第三天 5 公里,不到半个月就开始尝试 10 公里。
果不其然,还没到 1 个月小腿、膝盖还有髂胫束就疼得要死要活,不得不停了下来。
这时候我才开始主动关注一些跑步 UP 主以及文章,恶补相关知识。明白了专门的跑步鞋和普通运动鞋的区别,知道了检测跑步动态的重要性,什么是心率区间,什么是配速,怎样安排训练的强度不容易受伤,跑前跑后应该如何热身和拉伸,除了跑步以外还需要做哪些力量锻炼……
随之而来的当然免不了一波装备更新,湿透之后会紧贴在身上的棉质衣裤是最先换掉的,为了更准确地测量配速和距离,免不了买一块专门的跑步手表,跑鞋当然更是少不了,缓震、支撑、速度训练等等类型五花八门,没那个预算挨个试,只能凭感觉随大流,最终还是找到了几款比较适合我身体条件的跑步鞋。
但这就算入门了吗?显然还没有。知识归知识,装备归装备,世界上没有什么装备和技巧可以让跑者在一夜之间脱胎换骨,
真正想要变强,还是得去路上一公里一公里地跑出来才行。这时候充足的耐心、强大的自控能力还有坚定的意志力就会超越知识储备,在能力提升过程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而习惯懒散的我显然并不具备这些超人般的品质。因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为常态,手表里有现成的课表,但照着跑了不到两个星期就束之高阁。尤其关键的是始终不理解慢速有氧跑的重要性,每次起步前都想着控制心率控制心率,一迈开腿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
很多初跑者面对成绩「快不上去」的瓶颈时,并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其实正是因为自己「慢不下来」,没有科学的规划,也没有坚定的意志力,再加上饮食方面的放纵,最终结果就是我现在这种空有跑量毫无能力的状态。
但回过头来讲,你说我焦虑吗,其实也没什么可焦虑的,对于我这种身体基础条件极差,开始跑步前几十年都几乎完全没进行过任何运动的中年游戏宅来说,不可能跑个一、两年就想跟别人年纪小的、基础好的比配速,这本身就不科学。
另外我其实从一开始到现在也没有给自己制定什么硬性的目标,不管距离也好、时间也好,这当然也是导致我懒散的重要原因,以至于到现在还在初学者阶段原地踏步。
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我自己也没想好,步肯定是一定会接着跑下去的,我当然还没完全习惯这种修行的痛苦,但从肉眼可见的好处来看,减重成功 2 年以来体重并没有明显反弹,身体各方面指标保持正常健康,体力也足够支撑我爬山、户外穿越、越野跑等兴趣爱好,这里面显然有坚持跑步习惯很大的功劳。
如何始终保持初学者的心态,如何学会静下心来用科学的方法无伤跑下去,脚踏实地提升身体能力,应该是我接下来很长很长一段时间的跑步旅程里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2022-02-25
2022-02-25
2022-03-13
2020-11-12
2020-12-10
2020-12-10
2021-09-26
2021-05-07
2021-02-05
2020-11-13
2020-07-17
2020-11-04
2020-04-25
2020-12-10
2019-09-11
2020-04-25
2020-04-23
2020-06-19
2019-09-25
2019-11-06
回复
厉害
回复
我选择普拉提
回复
听起来好难,有机会我也要开始锻炼身体
回复
运动还是得循序渐进的慢慢学习上手啊
回复
想到了新出的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