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首先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了一轮宝可梦名称配对测试,验明老玩家们确实认得出皮皮(Clefairy)和吉利蛋(Chansey)间的区别。随后,他们将 150 张原版宝可梦的图片与动物、人脸、汽车、文字、廊道以及其它卡通形象混合在一起,向受试者进行了 8 轮测试,并实时扫描他们的大脑活动。结果发现,相比其它照片,当老玩家看到宝可梦的图像时,大脑的特定区域(枕颞沟,occipitotemporal sulcus)会有明显的反应,而从未接触过《宝可梦》的受试者则没有显示出这种「区别对待」。
童年时长时间玩《宝可梦》导致了大脑改变,这种现象并不出奇。不论是哪种事物,只要我们看的时间够长,就会对大脑产生相似影响。此前我们已经知道,大脑中有部分神经元会与特定图像紧密联系,比如你是个《老友记》的资深剧迷,那么你会有一个专门的詹妮弗·安妮斯顿(瑞秋饰演者)神经元,让你一眼就能将她辨认出来。
但更大的谜题在于,大脑是如何学会分辨不同图像,又怎样(不约而同地)断定它们该与哪片区域联系在一起?是根据图像的状态(动态或静态)加以归类,并刺激对应区域的发育?还是根据物体的外形(圆形或直线)来进行区分?我们不得而知。
要研究这类问题,常规的思路是找来一些大脑仍处在快速发育期的儿童,教他们辨认新的视觉刺激源(visual stimulus),并观察大脑的哪块反射区域在发挥作用。研究的共同作者 Jesse Gomez 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名心理学博士后研究员,他从对猴子进行的类似研究中得到了灵感,但认为「把一个孩子拘着,每天用 8 小时时间教他/她辨认一种新的视觉刺激源,只为观察大脑的活动,这样做有点不太道德」。
除此之外,为了研究的准确性,受试者接触视觉刺激源是一个需要严格控制变量的过程,才能确保这些视觉信息是纯粹且统一的,需要在相同亮度、角度、距离,向不同受试者展示同一张图片,并不断重复。
出于这两个原因,实验计划一直显得难以达成,直至 Gomez 意识到,1990 年代在 Game Boy 上盛行的《精灵宝可梦》可以完美地胜任这个任务。「我 6,7 岁的时候,在读书和做其它事之余,也花了同样多的时间玩《精灵宝可梦》游戏。」对于他这一代人,几乎都接触了相同的视觉信息(黑白静止的宝可梦图像),都把 Game Boy 举到自己面前一英尺(约 30 厘米)的地方,玩的过程也确保了反复接触,种种变量都趋于一致。
研究的结果支持一种名为「离心率偏好(eccentricity bias)」的理论,表明大脑的反应区域取决于图像距离视觉中心的位置(位于正中或是外缘),以及图像本身的大小。由于在 1990 年代,人们都是捧着 Game Boy 在玩《宝可梦》,视觉中心都正对屏幕,图像大小也都是相似的,跟这个理论正好吻合。
这并不是 Gomez 第一次通过《宝可梦》来进行人脑研究,他也扫描过孩童在看见宝可梦时的大脑活动,观察对应的激活区域。他同时提到相似的研究方式可以被运用在大脑的声音反应上。当宝可梦出现时,它们会伴有特定的音效,而 Gomez 认为再观察一次大脑的听觉区是否也存在「宝可梦领域(pokémon region)」,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编译:藏舟
2022-02-25
2022-02-25
2022-03-13
2020-11-12
2020-12-10
2020-12-10
2021-09-26
2021-05-07
2021-02-05
2020-11-13
2020-07-17
2020-11-04
2020-04-25
2020-12-10
2019-09-11
2020-04-25
2020-04-23
2020-06-19
2019-09-25
2019-11-06
回复
不是只有玩这个游戏才会有反应的吧,标题太暗示了
回复
情怀说白了就是大脑里有印象深刻的记忆,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
回复
游戏改变大脑早就公认了的,也许未来靠游戏进行早教是趋势?
回复
这操作,哈哈哈无fa可说啦,各位告辞我要去锻炼大脑了
回复
一谈科学就看不懂,不过或许不只是游戏,对于其他接触很多的事情,也会有类似的效果呀
回复
前提是不沉迷游戏。
回复
玩游戏确实可以开发智力
回复
有益的前提是适当的游戏
回复
游戏确实能诱发大脑,更何况宝可梦图像有些特殊功能
回复
感觉是因为宝可梦有趣,提起了大脑的兴奋
更多评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