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小岛的风格属于西方影视和日本动漫两种文化元素相融合的「科学怪人」般的产物,是超脱于世俗的。听起来有些浮夸。事实上,小岛的作品深受战后日本政治文化的影响:那是一个对战争,和平,核扩散,民众苦难和军人意义所沉迷的时代。
生于一个饱受战争蚕食的城市
「我的父亲曾经给我讲过二战时轰炸东京的事,」 小岛在 2004 年 EDGE 的采访中提到,「他讲述了自己是如何穿梭大街小巷,寻找避难所躲避战火。那时他还把一些受伤的孩子们带到安全地点一起避难。他的故事对我的内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就像多数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日本人一样,小岛的成长伴随着一系列的国民认同危机。那场战争几乎毁掉了整个日本。不仅仅残害了成百上万的百姓,移平一座又一座的城市,摧毁了明治时期就开始使用的现代化工厂。纵然国家可以恢复重建,但战争的烙印却已经深深印在了每个日本人心中。这个曾经尚武的国家,现在则以一幅战争罪人的形象示人 —— 尽管大多数日本人在精神层面上是拒绝的。军国主义统治带来了灾难,失信于日本人民后,文职政府从军事政府中接过了政权。最终在 1947 年,一本由美国监督并「代写」的《和平宪法》得以实施,禁止日本建立任何侵略性质的军事力量。而作为一个曾以军国主义为标榜的国家,却在一瞬之间对战争产生了极度的厌恶,同时立法保障了和平意愿。
这些在社会上发生的种种变化,也影响到了小岛的家庭。战争结束那年,小岛的父亲才 15 岁 ,但他总是抱怨因为自己太年轻,不能加入当时的大日本帝国海军效力。也因为他一直向往海军生涯,他自制了很多的战舰模型。他也曾告诉过年轻的小岛,自己在战争期间,有时会带随身带着一件海军制服。
「而同时他又反对战争,」小岛说,「战争让他失去了很多朋友,他能看到战争给日本所带来的恐慌和苦痛。」
实际上,小岛的父亲,小岛钦吾竭尽全力地想让小岛理解战争所带来的恐惧。他经常与年幼的小岛一起讨论电影,要求他观看法国的二战纪录片《夜与雾》,并阅读原著小说。这部 1955 年的纪录片,通过真实的录像资料描绘了二战纳粹集中营的面貌,其中,党卫军的生活与充斥着饥饿、酷刑和卖淫的战俘生活形成了强烈对比。这部影片即便放到现在也是震撼人心的,更别提对 70 年代早期还是孩子的小岛而言。
换句话说,小岛在日本战后政治压力的环境下长大,这种无形的压力就好比雕刻家在粘土上留下的指纹一样挥之不去。而来自对军人的敬畏,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好莱坞反战题材电影的喜爱,深深地影响着身为艺术家的他。
为和平而战:青年小岛的政治世界
当美国军队登陆日本之后,他们以为会遇到激烈的暴动。在塞班岛,硫磺岛和冲绳所经历过惨痛教训之后,美国人认识到,日本人不会成为他们的俘虏,他们会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他们会在诈降的时候拉响口袋里的手榴弹,会去说服 —— 或是胁迫每个平民自尽。但是最终天皇投降的时候,美国军队却几乎没有碰到任何武力抵抗。事实上,日本已经证明自己是渴望重建和裁军的。如果要说什么的话,那就是这个国家对于美国来说实在是过于反战了。
尽管很多人指责日本无视他们的二战罪行,但在战败后的数年间,他们还是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反思战前社会。那些左派知识分子在明治时期一直受到政府的压迫,而战后他们重新上台,并带领了这一战后思潮。根据这部分人的说法,军国主义让这个国家走向毁灭,而近几个世纪的封建制度也使得公众不会去质疑或抵制战争。但这并不是对此状况唯一的解释 —— 马克思主义者们认为,不断攀升的失业率促使军国主义当权,所以在他们看来,日本向资本主义过渡是错误的。美国方面鼓励这类研究,并扩充日本的大学体系,以此希望博雅教育能够增大对民主和人文主义的传播。
与此同时,在美军占领期间所涌现的艺术作品和追忆文字则都聚焦于那些战争中人们经受的极度苦难和生离死别。日本人先人崇拜的传统引导着集体化意识,并催生出一种概念,即士兵为国捐躯是高尚的行为,但是战争是邪恶而不道德的。而在战争结束后,他们接受了《和平宪法》中第二章第九条的协定 —— 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 很多民众认为这还远远不够。在放弃了对武力的渴望后,日本开始将自己塑造为和平国家。
很快,日本人就开始一同拥护这一新秩序。
1951 年,日本与美国签署条约,并授予美国军方在日本本土和当时的美占冲绳岛建驻军事基地的权利。日本保守派认为这在日本没有军事力量保护的情况下是必需的,而这则条约本身依然备受争议。多数和平倡导者认为,这些后来用于支援朝鲜战争的军事基地,破坏了日本原先对于和平夙愿的承诺,同时也破坏了国家的自然环境。伴随着冷战紧张局势的发展,日本国内的和平活动人士反对美国驻军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并声称他们在间接致使日本沦落为苏联和北约之间进行核打击的牺牲品。在未来的十年间,对该条约的反对越来越强烈。1960 年,在日本立法机关通过新版条约之后,左派学生和工会都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抗议,并在国会大厦周围围聚了近 30 万名示威者,迫使当时的日本首相岸信介下台。
但是反对美国驻军仅仅是当时日本和平运动的一个方面 —— 他们同时也反对核武器。1949 年,美国当局就停止了对广岛和长崎原子弹轰炸事件的消息封锁,并允许事件幸存者们去讲述他们的经历和发表关于那场灾难的回忆录。这些文字引起了失去家人和家园的人们的共鸣,可这个话题在人们嘴中依然是避之不谈,只因给他们带来了过于沉痛的打击。直到 1954 年,一场事故把核武器话题又搬上台面。那年,一艘名为「福龙 5 号」的渔船意外地闯入了美军在比基尼环礁的核试验区,船上的年轻船员都受到了致死量的辐射。这些被辐射之人惨死的消息被曝光,对核武器的讨论再次回到了公众的视野里,同时加剧了人们对于「反核」的呼声。在 20 世纪 50 年间,官方与非官方反核团体如潮水般地涌现,工会也因此开始从事反核运动,期间他们建立了一系列「和平博物馆」,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原子弹轰炸事件,同时也要求北约和苏联放弃核武器。日本国家媒体同时也开始关注在广岛和长崎轰炸中的幸存者们艰难的生活处境,有些还是尚在腹中的胎儿,慢慢地死于核辐射的侵蚀。鉴于日本文化中深植的整洁和神道中对物质腐坏的忌讳,核污染几乎是日本给国民心理量身定制的「恐怖电影」。
至此日本各地的妇女联盟拼凑了一支强大的反对势力,行使投票权和集会自由,并发起了「京都母亲运动」那样的组织。这些女性团体反对自明治时代建立起的旧社会观念,例如她们有职责培养她们的孩子成为士兵。然后她们发誓不再将自己的子女送上战场。教师在校园内发放生殖草案的传单,时刻提醒学生们的父母在战时所受到的创伤。这些运动在关西尤为强烈,而小岛的青少年时期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1963 年,在小岛出生的那年,和平运动和反核运动在日本政治中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同时对越战亦持反对态度。日本政府迫于这些压力之下在 1967 年宣布并承诺在日本本土上将不会进行生产、获得以及允许使用核武器。1976 年,日本推行了禁止武器出口的措施。迈向和平对于日本来说不仅仅是一项正确的举措,也在某种程度上让日本吸收教训并取代了旧时期日本由军方管理的社会秩序。
而日本政府在新兴的日本流行文化上留下的印记,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岛对看待反战的价值观念。
哥斯拉和阿童木的集合:日本流行文化中的战争与和平
在 1954 年《哥斯拉》的首映暗示了核爆对后续日本的电影产业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部电影展现了对「福龙 5 号」事件所产生的焦虑。就好比美国这个战争机器一样,哥斯拉是一只不可阻挡的怪物,会摧毁阻碍它前行的一切事物。就如同远道而来的美国军队,它无情地游向日本,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就像比基尼岛屿中的试验一样,第一批见到哥斯拉的便是一群无辜的渔民。
不过哥斯拉只是最知名的例子。此外,许多日本动画和漫画的创作先锋们在他们的青年时代大都经历了太平洋战争,并且在他们的作品中都表现了这一主题。《铁臂阿童木》的主创手冢治虫曾在大阪的一个军火库中做工,在那里,他看到他的同事在一次轰炸袭击中丧生。动画导演宫崎骏就曾记得他四岁的时候跟随着家人四处奔逃躲避与之类似的一场空袭轰炸。高畑勋导演指导《萤火虫之墓》时的灵感也源自幼年作为空袭幸存者的记忆。
就多数此世代艺术创作者的经历而言,动漫与反战和平运动共享同一思路也不足为奇。
而好比大多数的动漫英雄主角都是孤儿这个设定,映射了 50 年代间的人口统计中,大多数的漫画读者都是战争孤儿,他们大都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名或是两名父母。同样,他们也有着强烈的反核情绪 —— 想一想《阿基拉》中最后的大爆炸和《风之谷》中的辐射变异体 —— 剧情都围绕着主角对抗着势不可挡的并且对环境造成大规模破坏的威胁。而像在《新世纪福音战士》这样将孩子们视作对抗入侵者最后的希望的作品,充满了战争末期,征兆学生加入战场的既视感。
毫无疑问,日本动画也继承了席卷日本的反战热情。这些作品或许血腥,但它也倾向于围绕在暴力的受害者身边,了解他们的痛苦,并给予关怀。即便是正义的暴力手段也要付出代价。就像真嗣可能驾驶着 EVA 拯救第三新东京市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在这期间他导致了同学家人的死亡。同战后对明治时期的政治家们的认知一样,动画中的政客是别有用心的,并且会走向自我毁灭 —— 他们一再地滥用,摆布这些年轻人前往沙场。动画中的故事都旨在终结战争,而非发起战争。反派有着坚定不移的动机以及扭曲的思想。而通常最优秀的战士往往是那些远离纷争的人。科技往往不是我们的救命稻草,反而是压到我们的最后一棵稻草。
就像战后的日本,日本动画也试图将对和平的向往与一向尚武的精神进行平衡,他们将勇士的形象描绘为伟光正,而腐蚀他们高尚灵魂的则往往是战争本身。
小岛的策略:一个没有英雄崇拜的军事英雄主义
文章看到这时,您可能已经开始将这些主题与小岛在《潜龙谍影》系列中体现的内容对号入座。首先这个系列本身就是一个关乎遏制核武器泛滥的故事,但它也忠告人们,战争会使人丧失理性,并把他们变得无恶不赦。《潜龙谍影》的反派并不是天生的恶棍,他们都是深受战争侵蚀的受害者。从 Big Boss 的独眼到「山猫」的机械义肢,以及有关《潜龙谍影 4》中的「美女与野兽」部队的所有记载 —— 战争冲突对他们造成的伤害使他们变得与众不同。达官权贵言而无信,英雄只能另谋出路,虽浪迹天涯,却从未迷失本心。这种相似的哲学框架则正是像小岛这样在特殊环境下成长的艺术家才能拥有的。
然而,我亦认为小岛的个人哲学思想则建立于这之上,他将日本动画的主题和创作美学与西方动作电影的元素相结合。他从动画和 80 年代间的暴力美学电影中吸取精华,在《潜龙谍影》这盘混合料理中糅合了合成武士、生化人和核弹发射井这些真实的政治话题。
这种小岛式美学 —— 融合了动画化的手法,现实世界的事件,好莱坞动作片和日本反核思想 —— 造就了一个可以让小岛讲述一段反战故事的舞台,并让他能沉浸于好莱坞式的战争幻想。除了他对军事装备和动作场面的刻画明显地表现出了他对这些题材的喜爱以外,《潜龙谍影》系列依然保留了它想表达自己反战、反核的信息的初衷,因为故事的一切都发生在现实主义中不复存在的荒诞幻想世界中。没有哪个头脑正常的人会在玩过《潜龙谍影》之后会萌生参军的想法,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实生活中并不会出现步行装甲坦克以及心灵控制超能力士兵。小岛的作品像《使命召唤》系列一样,描述战争,但却避免了在这一过程中美化军事行动。
常言道,想制作一部真正的反战题材电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战争本身会让人们沉迷其中 —— 但在通过混合了如西方电影、动漫和日本和平政治之后,小岛已经另外寻得出路。单凭这一点我可以确信,小岛从未在他的道路上迷失,即使在外人看来他的所作所为是有多么杂乱无章。
所以当我看到《死亡搁浅》的预告,其中被石油所覆盖的海洋生物,一个用管子与男人相连的婴儿,五个漂浮于海岛之上的不可名状的人形的场景时,我就已经察觉到我的所见 —— 环境恶化,一个被遗弃的孩子,以及一场即将降临的死亡威胁。
这是属于小岛的艺术财富,无论他喜欢与否。
翻译:顾晏/张易 编辑:Yoe
2022-02-25
2022-02-25
2022-03-13
2020-11-12
2020-12-10
2020-12-10
2021-09-26
2021-05-07
2021-02-05
2020-11-13
2020-07-17
2020-11-04
2020-04-25
2020-12-10
2019-09-11
2020-04-25
2020-04-23
2020-06-19
2019-09-25
2019-11-06
回复
@《合金装备》@科乐美